焦點
-
優良基因再進化,Asus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開箱實測
Asus迎接AMD第二代Ryzen處理器暨平台到來,首波主機板由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領軍,同時亦作為X470晶片組產品群的高階代表之一。這代ROG Crosshair Hero提供兩個版本選擇,ROG Crosshair VII Hero市場參考價格大約8,000元,和採用X370晶片組的ROG Crosshair VI Hero相當。至於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如其名,新增無線網路模組提升功能性,而我們所要介紹的正是這款。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有項很顯著的變動,Asus也為它加入預載I/O背板設計(I/O Shield),至於I/O背板上方遮罩、處理器電源迴路散熱片、晶片組散熱片等部位,視覺設計晶片經過一些調整、強化。至於新增的無線網路模組,是採用Realtek型號RTL8822BE解決方案,主要規格為IEEE 802.11ac/abgn、2.4/5GHz雙頻、2 x 2天線、支援MU-MIMO、內建Bluetooth 4.2。 I/O背板配置經過些許調整,先前4組USB 2.0割捨其中2組,騰出空間用來換上PS/2連接埠。總計8組USB 3.1 Gen 1連接埠(藍色),處理器與晶片組各提供4組,而晶片組的USB 3.1 Gen 2是做成內接擴充埠形式。至於I/O背板上的USB 3.1 Gen 2 Type-C/A連接埠(紅色),是藉由ASMedia型號ASM3142控制器,搭配ASM1543邏輯控制晶片構成。 乙太網路並未變更設計,仍然採用Intel型號I211-AT獨立控制器,提供Gigabit傳輸速率,設計上沒缺少LANGuard防護電路與ROG GameFirst網路管理軟體。音效設計大同小異,植基於Realtek客製化S1220編解碼器,並搭配ESS型號ES9023P數位類比轉換器、Ti型號RC4580運算放大器,其他基本元素還有如Nichicon電容、鍍金端子、Sonic Radar III與Sonic Studio III附加功能軟體等。 磁碟介面經過更符合時宜的調整,6組SATA 6Gb/s皆來自X470晶片組,其磁碟控制器支援RAID 0/1/10功能。位在晶片組一旁的M.2插槽(長度上限Type 22110),同時支援PCIe 3.0 x4與SATA介面模組,至於顯示卡周圍所新增第2組插槽,同時還附加造型散熱片設計(亦可拔去M.2_1使用)。第2組M.2相容模組最長縮減為Type 2280,它亦可支援PCIe 3.0 x4模組,惟顯示卡得降為PCIe 3.0 x8運作模式,這是所需通道取自處理器之故。 各匯流排介面配置方面,前2組結合SafeSlot強化設計的PCIe x16插槽,是由處理器供應16條PCIe 3.0通道。搭配Ryzen處理器,實際可配置為x16或2組x8模式,藉以支援SLI與CrossFireX多路顯示卡,或者供應通道給予第2組M.2插槽使用。至於第3根PCIe x16(實為PCIe 2.0 x4)與2組PCIe 2.0 x1插槽,都是由X470負責供應所需通道,並未升級到PCIe 3.0規格是這款晶片組的缺憾。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處理器電源迴路,是以自家Digi+電源管理晶片當核心基礎,實際設計配置為總和12相,搭配用料包含MicroFine合金電感、NexFET功率電晶體、10K電容器等,概略看來是和ROG Crosshair VI Hero相仿。至於針對超頻最佳化設計部分,包含MemOK!、ReTry、Slow Mode、LN2 Mode等按鍵/切換器,諸多功能配置也是和ROG Crosshair VI Hero大同小異。 就真實裝機使用而言,ROG Crosshair VII Hero總計提供3個機殼風扇插座,其餘如H_AMP、AIO_PUMP、W_PUMP+、W_IN、W_OUT、W_FLOW等,能夠對應支援水冷的風扇插座/偵測接頭各為1組。當然沒少掉的還有Aura Sync功能,有RGB插座與尋址燈條插座各2組,如果喜歡閃亮的電腦自然不會感到失望,而且AI Suite(Fan Expert 4)與Aura Sync等軟體層配套措施一應俱全。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的UEFI BIOS並未有顯著變動,介面配置和近期的ROG兄弟產品相仿,但是Tool群組底下新增了Auto-launch ASUS Grid功能。當使用Windows 10作業系統並連接了網際網網路,首次啟用並開機進入系統不消一會,便會自動出現類似Windows Apps的ASUS Grid程式軟體。 ASUS Grid具有取代傳統驅動程式光碟的作用,可以快速下載產品所適用驅動程式、附加工具軟體、手冊,使用體驗可說是相當的好。至於其他附加功能軟體,除了監控系統/調整風扇的AI Suite,還有調整燈光的Aura、音效附屬功能軟體SonicStudio III與Sonic Radar III、網路附加功能軟體GameFirst等,大致上看來依舊所以就不贅述了。 性能實測搭配AMD Ryzen 2700X處理器,UEFI BIOS(0505版)維持出廠預設值並未加以調整設定,只將記憶體設置為DDR4-3400時脈組態,而這也讓我們體會到Ryzen 2000系列的記憶體控制器著實進步許多。試驗過程中,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運作相當平穩,各方面數據表現看來也都在正常水準之上,並未出現預期以外的現象或問題。 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由前代產品修改提升而來,設計與用料一如以往毫不含糊,而且軟硬體高度整合是Asus產品一貫的優點。其最大改變之一在於磁碟介面配置,2組M.2插槽皆由處理器供應PCIe 3.0通道,其中一組還加入了散熱片。另外我們認為ASUS Grid使用體驗相當好,能夠有效縮短新系統安裝設定時間,這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進化。總和而言,ROG Crosshair VII Hero (Wi-Fi)是當前X470晶片組高價位產品裡的理想選擇,如果用不到無線網路那麼ROG Crosshair VII Hero也相當值得列為首選。 處理器:AMD Ryzen 7 2700X 記憶體:G.Skill Sniper XF4-3400C16D-16GSXW(XMP DDR4-3400、8GB x 2) 顯示卡:Asus ROG Strix GTX 1070 Ti A8G Gaming 系統碟:Plextor M9Pe(G)512GB 電源供應器:Antec High Current Gamer 850W(HCG850 Gold JP) 作業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10專業版64bit 廠商名稱:Asus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
微星搶攻機殼市場,MAG Pylon、Bunker正式上市
微星的主機板、顯示卡一直是世界知名,在電競筆電領域也屬頂尖,但微星未滿足於此,現在還推出了兩款機殼準備搶攻市場;其設計靈感來自星海爭霸,命名為MAG Pylon(水晶塔)與MAG Bunker(地堡),兩款在設計上相當類似。 MSI MAG Pylon的側面與正面總共三面皆以鋼化玻璃打造,正面還配置三個12cm並帶有RGB燈效的風扇,且支援Mystic Light Sync功能;微星官方表示,側透面板使用了4mm有色鋼化玻璃,非常適合玩家們展示燈效,顯然設計上非常「電競」,若搭配微星自家的RGB顯示卡、主機板,可想而知會相當酷炫。 MAG Bunker尺寸大小與MAG Pylon完全相同,都是218 x 440 x 470mm,僅正面設計不同、並無採用玻璃材質,也無配備RGB風扇,整體較為低調一些。兩款機殼目前已能夠在某些通路上購買,價格約新台幣3000、4000元。
-
StarVR (宏星技術) 高階商用VR方案,打趴其他VR產品,記者會現場直擊
Acer(宏碁集團)旗下的StarVR (宏星技術),是一家專注於開發VR(虛擬實境)的解決方案公司。雖說其他競爭對手早於2016年推出VR相關的應用產品,市面上也都可以買到,但由於這些廠商開始面臨技術突破的瓶頸,加上不少人體驗過這些消費性VR產品後,都覺得有暈眩感,使得這些產品在經過了一年多的市場淬鍊之後,開始面臨降價的命運,降幅高達200美元左右。 縱使這些消費級VR降價了,就會改變原先想入手VR的玩家們想法嗎?恐怕未必。因為VR產品可不像一般電腦那樣以效能來區分等級。先說明電腦好了,電腦有分「入門級」、「主流級」、「高檔級」,消費者可以依據預算與需求來選購自己等級的電腦,雖說入門級速度慢,但至少執行久一點點的時間,還是可以將工作完成。 但是VR可未必,VR只有「舒服」或「不舒服」這兩種區分。不管你的VR是搭配手機用、一體式VR,或是搭配電腦專用的VR,只要是戴了不舒服、會暈眩,那這個商品就不合格。若一個VR產品能做到非常真實,且不暈眩,才能讓客戶一直使用,導入公司成為開發工具,或在遊樂場部署,讓更多遊客可以盡情歡樂。 因此,VR的產品,只有0 (不好)或1 (好)。沒有所謂的0.5之分。難道客戶跟你反應他在市面上買了一個VR頭盔,戴了5分鐘就會暈眩,然後你跟客戶說,他們的不行啦!試戴我們的VR頭盔,可以支撐15分鐘以上才有暈眩感。你覺得這樣客戶會買單嗎? StarVR當初在設計VR產品時,就是朝向提供最真實、寬廣視野的角度,並提供最優的畫面,以及最即時的運算與反應,讓配戴者縱使在快速移動時,畫面也能同步跟著變動,因此不會造成暈眩感。而當其他VR頭盔的FOV(視野角度)都不到180度的時候,StarVR可以做到210度,這樣可讓玩家看到更多,賦予最真實的VR感動。 雖說StarVR比起其他競爭對手稍微晚發表VR,但是StarVR可說是後發先至。所謂的先至,就是順利打入商用市場,與客戶打造最真實、不暈眩的VR體驗。包括IMAX、Sega、杜拜VR Park,以及TechViz與AKTIO等公司,都導入StarVR技術,應用於遊樂場、零售商、產品輔助開發等領域。 若以台灣做VR的公司來說,宏碁集團旗下的宏星技術,雖然晚到,如今已興櫃了。對比到另一家H集團旗下的V公司來說,他們雖然產品賣了那麼久,卻還遲遲未股票上市。由此可見兩集團截然不同的VR產品開發與定位,導致如今不同的成果。 以下,就來看看StarVR有什麼厲害的地方(簡報算也做得滿厲害的啦!),請各位看官慢慢品嚐。 透過上述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StarVR目前的產品特色、商業模式、應用成果有一些了解了吧!目前StarVR先推商業版,未來的話,應該是有機會推出消費性版本,畢竟這次展示,有兩款遊戲,而且StarBreeze也是做遊戲為主!因此,未來就看宏星技術的規劃了! (1)
-
第二代Ryzen登場過後,AMD正逐步停產並加速出清第一代產品
-
AMD與MSI合作推出Combat Crate,處理器、主機板與顯示卡只需599美元
AMD於今年(2018)2月推出Ryzen APU,又在4月19日推出第二代Ryzen與新晶片組,趁勝追擊在處理器市場的市佔率,可想而知第一代Ryzen系列處理器都將面臨自家新產品擠壓;有鑑於此,AMD近日與MSI合作,在美國Amazon.com推出Combat Crate。 Combat Crate箱中內容物目前可知將會有處理器、主機板以及顯示卡。處理器能夠選擇Ryzen 5 1600或是Ryzen 7 1700;主機板部分為合作伙伴MSI所推出的B350 Tomahwak;最後顯示卡的部分則為MSI推出的RX 580 Armor MK2 8G OC。此箱中並無記憶體、電源供應器等其他產品,不過目前於的售價為599美元,依照台灣銀行牌告匯率換算,大約為新台幣17,520元。 依照折合台幣換算,目前在「原○屋」上查詢此三項產品的合購價大約為新台幣21,790元,稍加換算的話,價格大約有8折的折扣。Ryzen 2000系列處理器才推出不到一個禮拜,而後可能還有B450晶片組預計上市取代目前的B350,因此這近似於清庫存的操作對於消費者們應該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可就不知道台灣有沒有機會推出Combat Crate,畢竟在台灣銷售的處理器,便宜的都在海上啊! (01) (02) (03) (04) (05)
-
《底特律:變人》遊戲試玩畫面搶先曝光,5月25日一起思考怎樣才稱而為「人」?
前些日子(4/10)受到台灣索尼互動娛樂(SIET)的邀請,前往信義區搶先體驗預計今年(2018)5月25日上市的《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此款遊戲的話題從2016年E3展(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所釋出預告片就能看見端倪,再至去年東京電玩展以及今年台北電玩展,Sony PlayStation攤位上總是能見到此款遊戲的身影以及「仿生人」,那這款遊戲究竟是如何帶給玩家全新的體驗?小W編實際訪問到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通通報乎你知! 進到會場後,就由此次預計接受媒體訪問的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為媒體再一次介紹遊戲的特點以及更多細節,包含了我們所會遇見的3位仿生人、遊戲分支以及遊戲設計等,我們還搶先看見《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的製作幕後花絮! 首先介紹的是在2016年E3預告當中登場的康納,康納的型號為RK800是最原型機種,為當時世界最大的仿生人公司所創造,作為溝通師,他必須要調查各種異常仿生人,就如同我們在預告當中看見的! 第二種我們會遇見的是卡菈,卡菈型號為AX400屬於較為普遍的機種,在遊戲當中作為單獨扶養小孩的男人所購買,大多時間都在學習如何照顧一整個家的人,而她又將會遇見什麼樣的故事發展呢? 最後一位要介紹的角色為馬庫斯,屬於較為精密機種的馬庫斯型號不明,基本上是受過精良訓練的私人助理,不論是成為保鑣或是管家都大有可能,而在遊戲當中他被一名遊戲相當有名的藝術家──卡爾所購買。 在進入遊戲畫面之前,首先簡單的介紹此款遊戲的基本介紹,《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是由Quantic Dream團隊所製作,也就是《暴雨殺機》的製作團隊所開發的最新遊戲,延續團隊的開發傳統,將為玩家們帶來各種選擇所組成的不同後果。 遊戲本身架構在2038年美國的底特律市,這汽車城在發明並且將仿生人帶入日常後迎來復甦,但是仿生人開始表現得有如人類一般時,事情就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發展,玩家們在每次的選擇以及行動都將會決定各個角色不同的命運,而這整座城市的去向,將由我們決定。 簡短說一下小W編的試玩心得:遊戲在玩家們每到一個段落之後,會有分支點的回顧以及玩家們所遇到的各種選擇和劇情所受影響細節。在操作、對話以及整個世界觀的架構上相當漂亮且宏偉,玩家們絕對能夠感受到類似《銀翼殺手》、《西方極樂世界》等場景,不過最後在每一則故事的最後,我們都會與自己對話,究竟,什麼為人? 結束遊戲試玩後,我們也搶先訪問到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讓玩家們可以更深入了解遊戲究竟想傳達什麼給玩家,或是在各家媒體試玩上市版本後,有哪些試不一樣的體驗。 Q1:3位主角在遊戲當中可能會有死亡的情況會發生,決定仿生人的生與死是否會造成其他主角的分歧? A1:如果只又一種方式遊玩的話,確實會深層的影響相關的故事,並且影響整個世界觀的發展。 Q2:試玩的時候,主角有遇到與其他配角的友好度展示,這是從每一個章節最初長期累積而來,若是想要更換劇情分歧的話,是否要從頭開始? A2:每個角色都有互動的配角的角色,卡菈與愛麗絲:警察與馬克思,如果會造成各式各樣的影響,不論是對立或中立。在選擇時會影響整個角色的進展以及曲線,如果你想回到過去的話,在遊戲開始之前,需要重新選擇關係,並且捨棄所有你完成的。你還是要從不同的過程開始,所以如果玩到一定的進度回到過去的話原本的關係就會重置。但是要告訴玩家們,所有的選擇,後果都要由選擇的我們自行承擔。 Q3:在剛剛的試玩當中可以看見卡菈是重新被帶回去,算是損害後回來,對於仿生人死亡的定義是否有些模糊,死亡對他們來說究竟對劇情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A3:仿生人本身為機器人,確實是能夠被修復的,可是所有的角色都有機會死亡,但是回來的那個仿生人會是那位卡菈嗎?還是另有其人? Q4:我們在遊戲當中也能夠看見,仿生人基本是由機器構成,為何遊戲的名稱不以仿生人為主軸而要以變人呢? A4:這不就是整個遊戲的核心問題嗎?什麼是人?難道由血與骨頭組成就是人嗎?我們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就是要不停的反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所謂的「人」,到底是什麼東西? Q5:有沒有參考到「暴雨殺機」介面?遊戲每一章節的最後總有過去的畫面,是希望檢視還是有其他用意? A5:第二題的問題,是有其他用意,要有其他的,讓玩家們能夠快速想起之前的過程,並且意識到哪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快速尋找分歧點。第一個問題部份,我們當然有參考關於暴雨殺機的東西,我們嘗試讓整個遊戲,擷取遊戲當中成功的概念,在畫質以及遊戲的方式上有所突破,希望有全新的創新。 Q6:在遊戲當中有看見仿生人能夠被購買,是否還有其他購買方式?在當時的世界觀算是高檔消費嗎? A6:仿生人有各種不同的機型與機種,所以有很多種模式,其實就像是購車一樣,有很多種購買方式,也有可能需要分期付款等等。車子也有分成有高級車以及低階車,便宜的機種有幾千美元,好一些的機種,則要貴一點的價格,要價幾十萬美元。 Q7:遊戲最後有幾種結局? A7:不能說喔!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最後談到這款遊戲,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劇情,最後一個章節可能會有一千多種不同的可能性,是敵人是朋友都有可能。 Q8:馬克思前往購買顏料的那段劇情,在經過公園與馬路,有遇見很多路人,如果我不動的話,他旁邊的世界是否會一直改變? A8:世界確實會改變,你可以花二十五分鐘就四處看,可以看見許多有趣的事情,不同小的劇情發生,傳教士傳教、迷你的劇情發生,讓玩家們了解到在底特律,人類與仿生人的互動如何。在試玩的同時會有不同的時間差距,主要原因也在於玩家們有沒有花時間探索世界。 Q9: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科幻作品皆在探討仿生人與人的關係?有參考了什麼作品嗎? A9:我們有參考你腦中浮現的電影、電視節目,但是這次的遊戲是非常原創的故事,但我並不認為我們是從相同的角度切入這樣的議題,我們嘗試從不同的地方切入議題。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可以知道未來世界機器與人類的關係,觸碰到更深層的哲學議題。《西方極樂世界》、《銀翼殺手》等我們都有射略,主題雖舊,角度卻新。仿生人在真正開始覺醒時會如何影響社會,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玩家們看到現在現在的社會,而有所反思。 最後,提供一些購買訊息,若是玩家們有想要體驗的話,遊戲目前預計將於5月25日上市,由於屬於Sony PlayStation平台獨佔遊戲,本身只能夠在PlayStation4以及PlayStation 4 Pro遊玩;購買方式可以選擇實體光碟版與下載版,售價分別為新台幣1,690元,實體典藏版以及豪華下載版,售價分別為新台幣1,790元。遊戲本身也能夠支援DUALSHOCK以及獎盃機能。 寫於文末,近年關於什麼才是「人」的作品不勝枚舉,從《攻殼機動隊》、《駭客任務》、《西方極樂世界》、《銀翼殺手》或《寄生獸》,我們總是習慣用二元思考方式分類與我不同的族類,異性戀、同性戀;男性、女性等等。或許就像哲學家哈洛威(Haraway)所說的:「除了人類自己劃分了智人以外,我們從未成為人類過。」所以,究竟怎樣才得以稱而為人呢? (01) (02) (03)
-
AMD發布Ryzen 5 2400GE與Ryzen 3 2200GE資訊,TDP僅35W
日前AMD正式發表第二代Ryzen桌上型處理器,當各界都關注在Ryzen 7 2700X與Ryzen 5 2600X的同時,AMD悄悄地在網站上推出了低功耗Ryzen APU:Ryzen 5 2400GE與Ryzen 3 2200GE。此兩款產品命名是在二月份出的Ryzen 5 2400G與Ryzen 3 2200G加上後餟”E”,其含義是Energy-Efficient,正是高效節能的意思,兩者的規格與標準版TDP 65W相同,只是在時脈與TDP做了調整。 其中Ryzen 3 2200GE採用14nm製程、為四核心四執行緒架構,基本時脈3.2GHz,超頻時脈可達3.6GHz,TDP降至35W,與Ryzne 3 2200G同樣使用Vega 8 GPU內顯,時脈為1100MHz。而Ryzen 5 2400GE同樣採用14nm製程、為四核心八執行緒,基本時脈為3.2GHz、超頻時脈3.8GHz,TDP同樣降為35W,內顯方面也沒有改變,採用Vega 11核心、時脈為1250MHz。 此兩款低功耗的APU同樣使用AM4腳位,TDP僅有35W,提供了低功耗的APU選擇,不過目前尚未得知台灣何時開賣,待正式上市時或許有機會能夠拖動Ryzen 5 2400G與Ryzne 3 2200G的價格,有興趣的話或許可以持續關注。 (01) (02) (03) (04) (05) (06)
-
大逃殺遊戲太紅,連《戰地風雲V》也想要參一咖
EA(美商藝電)旗下主要負責《戰地風雲》系列遊戲的工作室DICE,目前正如火如荼的籌備預定要在今年推出系列新作《戰地風雲V》(Battlefield V),而據報導了解,DICE還打算要幫它推出時下最紅的「大逃殺」模式。 有鑑於《絕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 PUBG)帶起的「大逃殺」遊戲模式在全球瞬間引發話題,許多遊戲也相繼打算為旗下代表作推出這類型模式。而《戰地風雲V》的大逃殺模式據了解目前儘管已經正在開發測試中,但可能無法趕上遊戲上市的時間,屆時如果該模式研發成功,DICE將有可能採用免費更新的方式將之加入遊戲中。不過也有說法是,EA也有可能直接推出一款新的「大逃殺」類型遊戲。 《戰地風雲》系列遊戲一直是市面上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代表作之一,尤其2016年推出的《戰地風雲1》(Battlefield 1)雖然個人劇情模式趨近於新手教學,前後連貫顯得薄弱,但優異的畫面、強大的多人連線對戰模式、大型地圖團隊戰、多種載具供玩家使用、優秀的射擊體驗等優點讓它好評如潮。假如《戰地風雲V》能加入大逃殺模式,或許它將會是一個最優秀的同類型遊戲。 《戰地風雲》系列遊戲的多人連線對戰原本就是主打大型地圖和多人連線對戰,雖然說地圖規模還無法和目前市面上的大逃殺類型遊戲(尤其是PUBG)相比,但如果能將原本就有的優勢,將地圖規模擴大,並把玩家上限從最高64人提高到100人甚至更多,《戰地風雲V》的優勢比其他剛起步的遊戲還要多。 《戰地風雲V》的遊戲背景將建立在二次世界大戰,而《戰地風雲》系列遊戲一直有多種車輛載具可供玩家使用,甚至也能使用空中載具。如果這些元素都能帶入新的遊戲模式中,將會帶來和目前市面上任何大逃殺遊戲都沒辦法提供的體驗。 隔壁棚Ubisoft目前同樣異軍突起的《虹彩六號:圍攻行動》(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之所以和其他人不一樣,就在於可破壞的地圖環境。而《戰地風雲》系列遊戲其實也有這項特色,建築、載具等地圖物件其實都能破壞,這提供玩家更多不一樣的戰術,也為遊戲帶來更多的隨機性。 就直說了吧!當年的《戰地風雲1》和隔年的對手《決勝時刻:二戰》(Call of Duty:WWII)是最常被拿來互相比較的遊戲,如果單就遊戲畫面的細節表現來說,儘管兩者的表現都不差,但前者還是略勝一籌,而即將推出的《戰地風雲V》遊戲畫面勢必會更好,一旦大逃殺模式推出,它將成為同類型遊戲中,畫面最好的一款。 由PUBG帶起「大逃殺」風氣,夾帶著巨大的商業利益(遊戲商城),讓許多開發商對這個風潮趨之若鶩,雖然PUBG因為遊戲優化以及外掛頻繁的問題導致目前人氣不如以往,但它確實成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目前全球最熱門的《要塞英雄:大逃殺》(Fortnite Battle Royale)就是一個異軍突起的例子,Epic Games只花了兩個月就利用原本該遊戲PVE模式「拯救世界」(Save the World)的特色把免費版的大逃殺模式做出來(編按:PVE模式基本要價約1,300元台幣。)美式風格加上獨特的對戰方式,以及大量的造型,讓它在國外成為「大逃殺」類型遊戲的代表作。 儘管部分玩家或許認為這只是商人想要賺錢的手法,但換個角度想,這也代表玩家的選擇也更加多樣,對整個遊戲市場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有競爭才有進步。(就像PUBG如果再不好好努力,也會逐漸淪落到和H1Z1一樣的下場,被遺忘。)
-
MSI微星龍魂快閃體驗店、現場有最新8代電競筆電GS65展示以及實況主電競PK
這星期周末假日(4/21、4/22)的光華商場、三創園區活動蠻熱鬧的,許多廠商也都趁著好天氣跟逛街人潮,順便來個現場實體活動提升一下人氣與買氣。MSI微星科技也在光華商場的南區戶外廣場設置了活動攤位,除了可以現場打卡上傳抽好禮之外,還特別請來了知名實況主與閃電狼戰隊,除了與現場玩家一同組隊玩Game,還有現場的活動贈獎大放送,當然也同步的在現場展出了最新一代的電競筆電,採用最新第8代處理器,讓玩家打Game無往不利、局局都能順利吃雞。 有空的玩家可以去現場一起同樂,沒空的玩家也可以參加下一次5月份還會舉辦的快閃活動,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快閃活動的花絮吧! 來現場千萬要記得,找正妹SG拍照、打卡、上傳拿獎品,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現場準備了很多獎品要贈送,有信仰象徵的龍公仔可以帶回家,還有風扇等多項好禮可以拿。 想要體驗最新一代的Intel Core i7-8750H處理器電競筆電的玩家肯定要來走一下,這裡可以直接體驗多款電競筆電,最新推出的GS65 Stealth Thin電競筆電就採用了最新的核心版本,搭配上高階的GTX 1070/1060獨立顯示晶片,以及大容量的SSD硬碟與DDR4記憶體,工作、打Game通通沒問題,想要把把吃雞當然得要買一台回家囉~! 天公做美,現場的天氣不錯,看看前面踴躍的人潮在不斷的回答問題之下,主持人可是一直掏出獎品做現場放送,回答問題就有機會把龍公仔帶回家。開場活動之後就是實況主跟現場玩家一起同樂的時刻了,4/21(六)的第一場是由波波尼、NL先上陣,直接現場邀請玩家一起組隊,直接打LOL。採2對2、中路,看看前面大螢幕的賽況與路過民眾的駐足觀看人潮,現場氣氛也是相當火熱。 沒時間或剛好沒空參與的朋友,微星5月還有快閃活動會再舉辦,密切關注一下網站訊息,下一場還會有更精彩的活動與大家一起同樂,當然也要支持微星最新推出的電競筆電,這可是採用最新推出的Intel第8代處理器的版本,想擁有最新、最強的電競筆電嗎?走一趟光華新天地微星電競筆電專賣店吧,一定可以挑選到最適合您的隨身筆電好夥伴。
-
2K Games與秘密工作室「Parkside」聯手,據傳新作可能是《BioShock》
喜歡驚悚與第一人稱射擊(FPS)遊戲結合的玩家們,除了《Outlast》(絕命精神病院)和《Alan Wake》(心靈殺手)之外,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聽過此款在11年前奠定其不朽地位的遊戲,兼具驚悚遊戲與FPS的結合,在Metacritic上得到了96分超高分數,此款《Bioshock》(生化奇兵)的遊戲體驗絕對值得各位玩家們體驗一回!不過經過了11年之後,據傳2K Games準備推出的下款遊戲有可能會是《Bioshock》的全新續作? 各位玩家們此時就會想起,2K於五年前有曾經推出過《BioShock Infinite》(生化奇兵:無限之城)啊!但是此部作品並非為《Bioshock 2》的續作或前傳故事,不過仍必須稱讚2K Games給予Andrew Holmes編劇相當大的空間說故事,整體劇情的表現令人激賞,雖然抹去《BioShock》的黑暗、沉重風格,卻也是值得一玩的遊戲。 時隔多年,近日在國外遊戲媒體KOTOKU的指出,雖然標題是以《Mafia III》(四海兄弟3)作論述,提到相關的消息,但內容提及了一小部分有關於「秘密」開發新作一事? 報導大略內容意旨,《Mafia III》並沒有在Metacritic上獲得80分的成績,雖然評價大略為確實有某方面確實吸引人,但是大多數玩家的評價皆為枯燥乏味且重複,甚至還有許多「Bug」。但在商業上仍然相當成功,在2017年出貨量就已超過500萬套,然而,在完成此款作品後,開發工作室Hangar 13卻在接下來開發的目標上遇到了阻礙與停滯,導致旗下遊戲總監、藝術總監、設計總監等負責人皆離開了Hangar 13。 在此事件爆發沒多久後,2K Games就發表聲明表示:雖然有許多人才從Hangar 13離開,目前我們也正努力幫助那些受到影響的人,而可喜的是,仍有許多優秀人才願意留在我們的麾下,繼續為遊戲產業打拚。 那些留下的遊戲開發人員皆被轉至2K Games旗下一間秘密工作室「Parkside」,且似乎已經在醞釀一款新作。KOTOKU在報導中也提到,在他們採訪曾任職於Hangar 13的員工後發現,Parkside研發中的所使用遊戲引擎相當熟悉,並非之後推出的專業技術! 再根據2K Games曾經在2017年的財務報告上表示:「我們正在開發一款備受期望的IP的新作品」,雖然各家媒體當時皆猜測可能是旗下的《Borderlands》系列全新續作,但若根據此篇報導刊出後的猜想,形容《BioShock》似乎也並無不可能;在《BioShock》與《BioShock Infinite》的銷售成績上,總共已經售出2,500萬套,全新續作甚至更賣破1,100萬套,遊戲獎項也都取得80個以上的傲人成績。如此看來,在種種跡象當中皆顯示,秘密工作室「Parkside」有相當高的可能性是《BioShock》系列的全新續作! 目前消息也都僅止於猜測,唯有等到2K Games釋出更近一步官方消息才能夠得到證實,但是這樣的可能性確實也讓玩家們有著許多期待,或許在2個月後的E3展或9月的GamesCom上就有機會一睹Big Daddy身影,就算只是1部幾分鐘的測試預告片,相信一定會造成遊戲界一陣狂風!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PLEXTOR S2C 512GB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